2013年1月6日星期日

写在走后(五)

65,走圈的轮回

走圈是不准媳妇走的。10:10儿子辈的和孙子辈的男子们端起一对香,跟着由胖胖的中年男子扮成的和尚走圈了。由于“专注”的表现,我自然是头一个了,还得跟着下跪作揖。听着胖子和尚一边走一边念,或快或慢,或停步作揖,或疾步如风。我的眼睛盯着袈裟上的红格子,活像一块麻将。

打麻将的人心里很烦了吧。在隔壁,打麻将的要赢了钱的还好,输了的就会发牢骚,迁怒于这咿咿呀呀的声音。

再走圈的过程中,只有我没有聊天没有抽烟没有接电话没有表情没有出去被问账目。听到幺爸是这么说的:“但愿是最虔诚的”。左手的香快要烧完了,我突然有一个念头,白天道士们扯着嗓子吼的时间,晚上走圈的时间或许就是一炷香燃尽的长短。每个人的香有长有短,燃尽了就会丢掉。生命亦是如此,就我而言,今后还要参加很多次葬礼,死神的警告无处不在,可我们就是熟视无睹,是因为死神来了我看不见吧。

 

66,失禁

慈祥的奶奶七月不到就出了院,大小便失禁,人瘫痪在床,不能说话,意识模糊,每天要四兄弟轮流照料,煞是辛苦。七月下旬,我去见过奶奶一次,腿上的肌肉完全萎缩,皮肤皱松为一层一层的,搭在骨头上,和晾衣服的差不多。

人不能动弹,父亲四人要为奶奶按摩腿,但奶奶嚷嚷,像是疼痛的感觉。若用了“苟延残喘”一词,像是贴切的,但不是尊重的。

 

67,一个小时

果然,做一场的时间恰好有一炷香,而且正好是一个小时。手中的香快要燃完了,这个和尚先后击碎四个倒有黄色液体的放有纸花的碗,之前给我们一杯满满的鲜橙多,嘱咐我们要分五次喝。我端起纸杯,听到一句不舒服的话,“哎呀,正好走累了”。这感觉就像是贴在心口的创可贴,猛的一扯,这不是止血,反倒会渗出血来的。

 

68,跑跳

第五次喝完后,其他的人都要离开。作为“幼房幼孙”的我就来端灵,进入了重头戏吧。长房长孙是大哥了,我跟着和尚开始疾走,端着奶奶的灵位,走了一段绕着圈子的路,有快速地跑跳开来。我在和尚后面隐约有个感觉:跳大神。地上很滑,洗衣物画的圈,被击碎的碗里有鲜橙多,香燃尽那会换成了左手杯子右手纸钱,每个人手中纸钱还要在击碎的碗和黄色液体的混合处蹭一下,现在跟着和尚,人险些摔倒,随着和尚大喝一声,我把灵位摆在中间,这场法事的一个高潮终于结束了。

为什么要喝下那些黄色的液体,为什么要跟着跑跳。奶奶在生父亲们的时候是流了很多的血,我们要帮奶奶喝下一些,才能帮助她摆除掉血池里的地狱吧。

地狱里的场景是我们所不能见的,一切的痛苦却来源于爱这片大地的深沉。

 

69,夜晚

后一个高潮又会接踵而至,尤其是午夜十二点,带着旧日的辞去和新日的到来。天空没有一点变化,全凭人类创造的钟揣摩命运之神的意图。每个人都是死神的代理,或许时间的一分一秒和人类所定根本不同,但人类创造了有规律的时间,便自以为可以掌握生命的尺度,数不清的奶奶们会站在上帝一边。

 

70,宵夜的降临

我累得趴在桌子上,静等着宵夜的降临。媳妇们正在用手抓出一盘盘的鸡爪子、猪耳朵、猪舌头、花生米和凉拌的空心菜,让那些跟着熬夜的众人食用。奶奶喜欢热闹串门,想必现在也很高兴。但不分昼夜的守灵未免有些疲乏,活人受了罪还得敷衍两句:

“真是的,你们还准备这些。”

“你们帮我们熬夜,这算是简单的了。”

几乎每一场的熬夜上恐怕都有这样的对话,其实人人都是好演员,只有有无报酬的区别罢了。

 

71,念祭文是个技术活

念祭文是个技术活。

我并不知道祭文有多么的难,刚刚拿起碗筷准备吃饭,便被叫去跪在佛前听杨老师念祭文。事后我把那篇祭文要了过来,文章并不出彩,但念祭文的杨老师把父亲几个哭得泪下潸然。

我跪在后面是在听不懂老家的方言,偷偷瞄两个哥哥的表情,好像是都有“东郭先生”之嫌。曾把注意力放在杨老师的祭文上,过一会儿是一个“呜呼”,过了一会儿又是一个“妈妈”。

上午杨老师就问了但家众人奶奶的历史,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完成祭文,其人其事其景其情在祭文中一一体现。我跪在后面看不到父亲们的表情,只知道站起来后,看见父亲几个的泪花在脸上开着。

 

72,祭文中的回忆

杨老师告诉我,他的母亲死得早,他在念这篇祭文时想起了他的母亲,触景及情让他不得不感动。奶奶小时候,大约三四岁的光景,她的父亲就去世了,是她的母亲把奶奶养育大的。生下十个儿女,先后死了五个之类的话我在祭文中看到了。除此之外,父亲兄弟几个再也想不起其他的细节了。

或许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愿意和同辈好友分享秘密而不是和自己的亲人吧。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父母和好友在聊自己的过去,当子女过来倾听,他们就会三缄其口。

“小孩子家懂得什么?”

“你要听,我们就不讲了。”

对同辈的信任明显高过亲人,对陌生人的信任明显高过亲近。

“有一个秘密,她知道我不会说的,我的口风紧……”有很多的谈话一定是这样的开头,悖论的存在导致好奇像毒虫一般侵袭每个人的肌肤。

恐怕我以后需要回忆往事,便再也写不出来。


73,熬夜的反思

祭文过后,我们就需要奶奶的衣物,她的牌位用黑伞挡着,道士们支起凳子,又开始诵经。

之后,我就开始吃夜宵了。

看着大哥二哥打麻将,熬夜的时候就正式开始了。奶奶的遗体要于今日(2号)上午8:45分出去火化,我们怎么不违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规律呢?

麻将就是长城里的缩影,我们重复着祖宗们做过的事情,我很怀疑,是不是我们就是人生的一场场麻将之中的一张张牌,比如奶奶的弃牌?

人生是一场赌博,身体就是一个骰子。

 

74,麻将

我们在打麻将中,用一种娱乐的方式再现了生命的悲剧。我们不知道每一块麻将牌是否有意识,在我们打麻将的人看来,有意识的不过是我们自己。倘若打麻将的是上帝,在上帝的眼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模一样的吧。

所以,我们就活在自己的麻将里,生命之中,生命渐逝,生命新生都是上天的安排。我于是坦然了,坦然着觉得自己可以去看着奶奶的灵柩。

 

75,棒棒糖

熬过夜的人都知道,这半夜里有一个节点,只要通过了这个节点,睡意就不会这么明显了。而这个节点在什么地方,只有天知道。我们是小字辈的,精力好点就只是打麻将而已了,说是为了陪过奶奶的最后一程。

夜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会有身体觉得粘糊糊的,仿佛睡眠是一个棒棒糖,这调皮的时间总会吃下一个两个。而熬夜就是一个只舔过一口的棒棒糖,欲化而未化。我当然不知道这种比喻对不对了。

 

76,欢脱

我是一个臭讲究的城里人吧,不会像那些叔叔阿姨一样,困了就躺下吧。沙 发,桌子,摩托车上,我猜的是,在面子和健康之间,有很多人和我一样选择了面子。农村人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很多无形的强加的束缚,自然而欢脱。

对德云社而言恐怕就没有这么好了,一个能给你一切的政府也能夺走你的一切吧。一个能给你生命的时间,也会拖走你的生存吧。

 

77,夜晚的

终于熬到了7点钟,我生平的第二个通宵。初夜给了我的诗歌。读大一的下学期,室友们都去外面看欧冠了,唯我一人将自己的诗歌一点一滴打进去,那个夜晚总有苦尽甘来的滋味。还有一个准通宵,7月21日逻辑学考试,头天夜里心慌慌,连夜翻书到4点半,上床睡觉,6点半就继续起床。

奶奶被放入车中,我们一路上赶往宜宾市殡仪馆火化遗体。我还记得的就是0021672的票据编号了。

 

78,骗局

刻光盘的价格是200元。宜宾市殡仪馆的工作人员的介绍带有的骗局,礼炮500元刻光盘200元军乐200元火化210元,总共1100元。关于骗取死人钱财的事情我并不想讲述,最后的告别是和奶奶的遗体。哀乐之中的是我们的最后一面。

假如这是电视剧,会有很多黑白回忆的片段吧,但我更希望这是电视剧,因为我们可以重放,可以剪辑。

最后的见面被摄像机拍下来后,便会做成光盘,事先没有放映,也不知道质量的好坏。

 

79,最后的灵车

殡仪馆是一个人活在世界上的最后一站,也是可以吃人钱的最后一关。我们在生命的几十年里会遇到很多的强制消费,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生存,我们有各种的诈骗和谎言,我们听到的,我们也会去做。

殡仪馆最后退了700元,我也庸俗了,总是在最后谈论钱财。被诈了一生,也算是最后一次了。

当我们离开的时候,我们看见有更多的灵车开过来,放走了一个,还有一群吧。

 

80,完结的篇

奶奶走了,我不知道我的生命中会送走多少人,人生是短暂的,我看到了所谓的态度,就在灵堂之上,这两天的所作所为,所有人的来来往往。

或许我像一个回忆往事的小孩子,有时又站在高处调侃娱乐圈的是非,有时又在写自己的故事,有时又在批判别人。这篇回忆没有任何的目的,我只写我看到的一切,我只会写我想到的一切,所有的事情都是真人真事。奶奶走了,我害怕我以后会忘记这一切。

我们学生在学校里会受到无形的保护,有激情,有梦想,有青春,有活力。

一旦进入社会,就会忘记很多东西,我记下了我看到的一切,是为留个纪念,写在走后,是我的所闻所见。

 

写于 2010年8月7日

 

www.u148.net

(图为我的同人画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