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rs(The Bear / 子熊故事 / 熊的故事)
这是一部介于纪录片与故事片之间的奇特电影,由《情人》、《兵临城下》的导演让·雅克·阿诺(Jean-Jacques Annaud)执导。本片改编自1885年发生在美国洛基山脉中人与熊之间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两只熊在森林中的惊险经历,完全是写实风格,没有任何旁白,而是凭着绝佳的跟踪拍摄与剪辑,完成了一个关于熊的完美故事。两只熊在其中像两位一言不发、毫不做作的演员,人类在其中出现,但完全是配角,他们只是熊的生活的一个闯入者。(从头到尾,我都在怀疑是不是以假乱真的人制模型在表演,能拍出这样的效果真是book11;据说里面的动物都是马戏团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制作过程中,没有一只动物受到虐待或伤害,有些场景是模拟的)
————————
————————
有人打你的右脸
耶稣对门徒说:“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按照通常的观点,旧约是律法时代(惩罚),新约是救恩时代(饶恕)。如果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表明了律法的公义,那么“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则显明了爱与饶恕的力量。
律法是另一种形式的以暴制暴。
可能到最后,只有爱才能成为真正的救赎:就像一件银器换回了一个灵魂(《悲惨世界》),一份单纯的信任赢来了一次悔改(《微风轻哨》)。
说起生活,我们有时会说它是“坚硬”的。
但用坚硬对抗坚硬,最后只能玉石俱焚两败俱伤。
如果人生的终点是宁静、平安,那坚硬的对抗就不该是人生的真相。
只是我们现在的柔软太有限,还不足以消解那些坚硬。
懦弱与饶恕的区别是,前者是一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应激反应,后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自我抉择。
《我是大卫》中有一段对话,发生在大卫遭受拳脚之后。
“那你为什么不还手?”
“如果我还手,就跟你没什么两样了。就跟你一样差劲、没用,就没有权利自由了!”
如果受害人坚持加害人必须先道歉,才愿意宽恕,就让自己成为了被支配的一方;主动宽恕,意味着你是自由的。(图图主教)
饶恕,意味着我们不再是受制于加害者的客体,如果我们渴望自由,我们永远都有机会得到……一个凶手……不可能成为我们与自由之间一种绝对性的障碍。是的,我恨恶……一切罪行,我也恨恶在我里头的一切恶念和软弱……我相信一种更高的力量,这力量让我们作为一个宽恕者和一个自由人去提出要求。我们的努力就是对他们的怜悯,是争取,而不是挣扎。(王怡)
能够做出饶恕抉择的本该是人类,影片中却是由一只动物做出,这不能不说是对人类的一次莫大的嘲讽。
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当看到小熊被豹子追赶,尽管在情感上不希望小熊成为豹子的食物,但我知道,动物界有它自己的生存法则和生老病死,我无权干涉。就像在《动物世界》上常常上演的,一只狮子猎杀年幼的斑马喂养自己的孩子。
达尔文的进化论彰显了动物性,却遮蔽了人性——一条动物界的生存法则,却引申为你我人类之间的竞争定律。
一个朋友曾说过一句颇有趣的话,他说:“天下无敌”的意思是,天下没有一个人是你的敌人。
这恰恰是人性对动物性的消解。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