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2日星期四

【煽峰点火】第33期:又一个披头士倒下

www.u148.net

如果不是 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去世,人们就会永远忽略他,也正是因为哈里森去世,人们才有机会去了解一直笼罩在 保罗·麦卡特尼约翰·列侬阴影下并自嘲为“二等披头士”的乔治·哈里森和他的音乐。
www.u148.net 从来没有哪一支摇滚乐队像“披头士”一样创造过一段如此神奇的历史,他们改变的不仅仅是20世纪流音乐历史,也改变了60年大众文化历史;也从来没有哪一支摇滚乐队像“披头士”一样从她解散那一天起就一直被人怀念到今天,甚至连历史上传奇人物也享受不到如此荣光;也从来没有哪一个人的音乐作品像“披头士”的作品一样跨越任何时代、任何地区、任何年龄、任何语言、任何种族、任何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受到如此普遍地欢迎;也从来没有任何一支摇滚乐队像“披头士”一样自她解散那一天起就被歌迷期待重组并一直期待30年。1980年,约翰·列侬遇刺身亡,但是歌迷相信,三个人的“披头士”也一样可以回来,尤其是当哈里森为列侬写下了怀念歌曲《往事如烟》(All Those Years Ago),并找回“披头士”另外两位成员共同录制这首歌曲时,歌迷们看到了“披头士”回归迹象,甚至,歌迷们想到让列侬的儿子朱利安·列侬替代约翰,因为朱利安无论在形象上还是音色上都与父亲非常相似。歌迷们真的没有别的要求,就是想看到那个可爱的“披头士”再回到他们面前,哪怕是他们仅仅聚在一起合个影,都能造成轰动。1995年,“披头士”把他们以前从未发表过的作品整理成《选集》发表,在全球掀起一股“披头士”热潮。2000年,即便“披头士”把他们过去的冠军歌曲整理成集锦唱片发表,也同样热销不止,不管今天流行什么音乐,不管今天歌坛是谁的天下,只要“披头士”出现,对不起,太公在此,诸神退位。“披头士”,一个永远让歌迷值得期待的名字。
但是,随着乔治·哈里森的去世,歌迷心中重组“披头士”的希望彻底、永远地破灭了。

All Those Years Ago


www.u148.net 哈里森,作为“披头士”年纪最小的成员,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忽视了,人们提到“披头士”,首先想到的是列侬和麦卡特尼。的确,作为乐队作品的主要创作者,列侬和麦卡特尼创作了大部分歌曲,那些经典的“披头士”歌曲都出自这二人之手,作为乐队的灵魂人,他们的故事也最多。同样,他们也是乐队中最爱出风头的人。甚至生就一副天才搞笑性格的鼓手林格·斯塔尔也比哈里森更能招来注目。相比之下,哈里森性格不温不火,所以人们习惯称他为“安静的披头士”,他从不抢风头、说大话,他曾经创作了一首《别烦我》(Don't Bother Me),以示自己的沉默。在“披头士”创作的二百多首歌曲中,哈里森创作的比例不到十分之一,人们能记住的歌曲也不过《有些事情》(Something)、《太阳出来了》(Here Comes The Sun)、《当我的吉他轻轻哭泣》(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这几首。

Here Comes The Sun
http:// Comes the Sun.mp3" />

http://">本期音乐打包下载

但是,作为乐队一名吉他手,哈里森的地位无人替代,他的吉他演奏朴实无华,如果你评选世界上最优秀的吉他手,哈里森不会排入前500名,但是像 埃里克·克拉普顿这样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吉他大师,在哈里森面前也会毕恭毕敬。哈里森受到尊敬的原因在于他吉他演奏技法融会在“披头士”的整个音乐之中,也许他在整个音乐中不显山露水,但他知道如何用手中乐器来衬托麦卡特尼和列侬的声音,使这种配合完美无瑕,把一个伟大“披头士”呈现在人们面前。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披头士”换一个在演奏技术上比哈里森更出色的吉他手,那种感觉就会荡然无存。
www.u148.net 哈里森在音乐上的另一个贡献是他第一次把第三世界音乐引入到摇滚乐之中,1965年,当“披头士”拍摄电影《救命》( Help)时,哈里森第一次见到印度乐器 西塔尔琴。恰恰是这件乐器,改变了他后来生命的轨迹。尽管这是一种非常难掌握的乐器,但不久哈里森便把西塔尔琴用在歌曲《挪威大森林》(Norwegian Wood)中。当西塔尔琴演奏大师拉维·尚卡(Ravi Shankar)第一次听到哈里森的演奏时,他说:“听上去就像印度某个村落里的农民第一次演奏小提琴一样。”哈里森的传记作家艾伦·克莱森说:“他对流行音乐和文化整体上来讲最深远的影响在于他引入了这样一个概念:就是将东方文化元素融入到西方流行音乐中去。”而从此,哈里森也开始对东方宗教和神秘主义产生兴趣,并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去。西塔尔琴使他发现了另一个世界,也使摇滚乐在后来的融合中找到了另一种方式。
“披头士”解散的主要原因在于麦卡特尼和列侬之间的矛盾,当他们录制专辑《顺其自然》(Let It Be)时,乐队已基本上貌合神离。那时,人们担心乐队解散之后哈里森和斯塔尔的命运,因为列侬和麦卡特尼的未来一片光明。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哈里森是“披头士”解散后第一个开始个人生涯的人,当麦卡特尼宣布离开“披头士”不久,哈里森便出版了自己的专辑《一切都成往事》( All Things Must Pass),并且获得成功,人们相信,这个被“披头士”埋没的天才会给他们带更好的音乐。之后,专辑 《33 & 1/3》、《极乐世界》( Cloud Nine)也都成为经典。

www.u148.net 与列侬、麦卡特尼个人发展中常常被是非包围不同,哈里森做得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他成立唱片公司,与人合作拍电影,特别是,当他看到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因饥荒导致无数人家破人亡时,他于1971年联合 鲍勃·迪伦等歌星在纽约举办了一次为孟加拉饥民募捐的演出,这是摇滚音乐家第一次把人文关怀投向第三世界国家,为后来1985年摇滚歌星大规模援非义演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虽然哈里森身后留下了一笔上亿美元的财产,但是他经常说他不是为了财富和名誉,而是他自己的空间,也就是他感兴趣的东方宗教和神秘主义。在谈到宗教信仰时他说:“当你有了和名人见面、挣大钱、在喝彩声中周游世界等一切经验时,你还会去想什么?有些人因此可以满足,但我不是,我从来不会因为这些满足。”
作为一个明星,哈里森始终能保持一种谦逊、温和的性格,因此,在他去世后,我们发现,人们尊敬的不仅仅是他作为“披头士”传奇中的一部分给世人带来的音乐才华,而且还有他的人格魅力。与他共事过的朋友无意例外都会提到他是个好人,甚至像麦卡特尼这样喜爱搬弄是非并伤害过哈里森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与哈里森“情同手足”;鲍勃·迪伦形容他是“一个巨人,伟大的灵魂,充满仁爱,他像太阳、花和月亮”;灵歌教父 詹姆斯·布朗称他是“世界上少见的好男人”;滚石乐队的吉他手基思·理查兹称他是“真正的绅士”;甚至连哈里森的邻居也在说:“这不公平,为什么像乔治这样的人死了,而萨达姆和本·拉登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确,在明星中像乔治·哈里森这样的好人真的不多了。

喜欢“披头士”的25个理由

1.“披头士”的音乐是到目前为止惟一一种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年龄、任何心情、任何性别、任何种族、任何身份听起来都不讨厌的音乐;
2.“披头士”的歌曲从第一首到最后一首都好听,不像有些歌手只有主打歌好听,从买唱片的实惠角度来讲,也是物有所值;
3.“披头士”的音乐十分简单,听上两遍就可以跟着哼唱;
4.为什么法国人在奥运会上获得冠军时演奏的国歌是 《你所需要的都是爱》
5.因为他们说自己比耶稣基督还受欢迎,但我不记得耶稣基督唱过什么歌了;
6.很容易用他们的歌曲学会吉他弹唱,这样我可以很容易去骗那些只知道“辣妹”或“后街男孩”的女孩,他们会觉得我很酷;
7.很容易用他们的歌曲学会吉他弹唱,这样我可能因此走上音乐之路,也许将来会成为“披头士”第N;
8.我喜欢的歌手他们嘴边总挂着“披头士”的名字,每次提起来都很严肃,这让我不得不喜欢“披头士”;
9.评论家们总是说他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乐队”、“摇滚史上的一个奇迹”、“空前绝后的摇滚音乐家”、“改变了20世纪流行文化”……烦死了,这种煽动性词语实在让我无法控制自己喜欢他们;
10.我的男(女)朋友在甩掉我之前让我听了《昨天》,这首歌真是他妈的绝了,现在想想有点后怕,如果当时让我听《忘情水》的话……
11.因为有些好事者总是在每年的12月8日纪念一个叫约翰·列侬的人,后来我就喜欢了;
12.我曾经尝试着只听一个人的歌曲,后来发现就剩下“披头士”了;
13.有一天在电视里看到哥伦比亚的一个大毒枭被击毙,他的卧室墙上贴着“披头士”的画;有一次看电影 《阿甘正传》,约翰·列侬居然接见了这个傻子;有一次看一本小说,主人公翻来覆去总提一个叫“披头士”的乐队,而且每次提起来都眉飞色舞;有一回看村上春树的《挪威大森林》,听朋友说这本书的名字和“披头士”的一首歌的名字一样,我原来以为这个名字形容挪威足球队球员的身高,还有一次……所以我喜欢上了“披头士”;
14.新闻联播里好像从来不报道摇滚歌星的事情,但有一次他们报道了“披头士”;
15.虽然“披头士”的歌曲都非常好听,但每首歌都有特点,你不会听串了,不像现在的有些人的歌曲,连着听超过3首就分不清了,出于区别的方便,我才喜欢“披头士”;
16.我昨天在同学家里看到了一张发黄的“披头士”照片,好帅呀……
17.他们各式各样的唱片出的太多了,据说现在又出版了一张叫做“1”的集锦唱片,实在躲不过去,所以就喜欢他们了;
18.爸爸说他就是听“披头士”的歌长大的,就像我们家几代都有心脏病史一样,这是我们家的传统,传统的东西不能丢;
19.你说喜欢重金属,他们会认为你是个地痞,你说喜欢朋克,他会认为你是个无赖,你说喜欢偶像歌手,他又说你是个白痴,你说喜欢另类,他们又觉得你太各色,后来我发现说喜欢“披头士”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20.我是个左撇子,本来想成为吉米·亨德里克斯,可他的吉他弹的实在有点那个,后来我发现保罗·麦卡特尼也是左撇子,不过他的吉他只有四根弦,我想四根总比六根好学,所以我喜欢上了“披头士”;
21.总有一种音乐让我泪流满面,后来我发现是“披头士”;
22.列侬死了,剩下那三个人的音乐越做越次,我只好喜欢“披头士”了;
23.据说,美国自建国以来从来都是在征服别人,但他们却被“披头士”征服了,我后来也被他们征服了,可惜我的利物浦口音发得不太准;
24.“你怎么连‘披头士’都不知道?”我常听到有人这样奚落别人,我可怕被人这样奚落,我昨天偷偷买了两张“披头士”的唱片;
25.喜欢“披头士”不需要这么多理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